本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整体呈现出先涨后跌再震荡的态势,多空因素交织博弈,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价格走势。
一、价格走势总览
本周玉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上旬价格上涨明显,随后出现回落与小范围调整。期间,全国玉米(饲料原料)均价在涨跌间起伏,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的不稳定与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一)供应端
主产区粮源持续消耗:国内玉米主产区余粮不断减少,基层粮源已接近见底,粮源逐渐集中于贸易环节。农户售粮进度加快,而贸易商因成本因素与看涨预期,挺价惜售心理强烈,导致市场上玉米流通数量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不过,本周部分贸易商挺价心态有所松动,开始逢高出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但整体供应仍趋紧。
进口因素影响:替代品进口减少,使得国内玉米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今年前 3 个月,玉米进口累计仅有 26 万吨,同比降幅超 96.7%,进口玉米量的显著减少,提振了国内现货市场看涨情绪,市场普遍认为玉米供应前景存在不足风险。
国储玉米轮出: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量延续下降趋势,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二)需求端
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生产虽逐步向淡季转换,但由于玉米供应趋紧,企业为维持生产,收购积极性仍然较高。五一过后,部分深加工企业库存见底,急需补仓,纷纷提价收粮,对玉米价格起到拉动作用。不过,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饲料企业:饲料企业按需补货,因生猪存栏量上升,饲料厂对玉米的需求有所增加,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由于玉米价格上涨,玉米与小麦价差收窄,小麦饲用性价比改善,部分饲料企业出现用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需求的增长幅度。
三、后市展望
展望未来,5 月市场多空因素将继续激烈博弈。从供应端来看,玉米库存持续下降,国储玉米轮出拍卖量缩减,基层粮源见底,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浓厚,市场流通粮源进一步收紧。而贸易商出货意愿的变化将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如果贸易商持续出货,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有望缓解;反之,若惜售情绪再度增强,供应紧张状况将延续。
从需求端分析,随着气温升高,饲料需求将逐渐进入季节性淡季,但生猪存栏量的增长仍将对玉米需求形成一定支撑。深加工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对玉米价格的接受程度将影响其采购策略。
此外,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美关税争端致使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数量减少和价格上涨预期等国际因素,也将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预计多数时段内玉米产销区交易价格大概率将维持偏强震荡的运行态势,但价格波动方向仍需密切关注市场各方动态变化,尤其是贸易商出货节奏、下游企业采购策略以及政策面的调控措施等。
1.凡是注明文章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0537-3163987删除。
2.本网价格、行情、数据等信息来源于网友自主报价或者网络,仅做交流参考,不可作为投资等依据。本网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