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豆粕:关税博弈区域分化加剧(2025年3月31日--4月1日周报)

一、本周核心走势

受中美关税战升级(4月10日中国对美大豆加征125%关税)冲击,豆粕现货上演“北强南弱”极端分化:

华北、东北暴涨:天津中粮周涨21.3%(3240→3720元/吨),盘锦中储粮周涨28.9%(3320→3600元/吨),主因关税成本推升及油厂联合挺价。

华东震荡下跌:泰州汇福周跌2.2%(3170→3100元/吨),巴西大豆到港压制现货情绪。

华南弱势探底:东莞中储粮周跌3.3%(2980元/吨低位震荡),南北价差最高达740元/吨。二、区域价格动态及驱动因素

二、区域行情与驱动

华北/东北:政策市主导非理性冲高

关税落地后美豆进口成本飙升2000元/吨,油厂借机控量提价(如盘锦中储粮“换车号”提价至3600元/吨),但实际成交暗降50-100元/吨,投机补库难持续。

华北开机率飙升至85%,但终端需求仅支撑日均6000吨提货(较上周增50%)。

华东:进口到港压制基差贴水

巴西4月到港超1000万吨,泰州汇福基差贴水扩大至-220元/吨,南通嘉吉转向远期合同销售,现货流动性萎缩。

华南:价格洼地效应失效

南北价差超700元/吨,但运力瓶颈限制跨区套利,饲料企业压价采购,东莞中储粮成交价跌破3000元/吨。

三、供需与市场逻辑

供应端:

美豆进口归零,中国转向巴西采购240万吨(5-7月船期),但巴西升贴水周涨30美分/蒲式耳;

油厂策略分化:华北控量挺价,华东抛售现货。

需求端:

生猪养殖亏损收窄至150元/头,饲料企业采购周期缩短至3天,但补库仅维持刚性需求(华东单日成交不足5000吨)。

四、热点事件影响

中美关税升级

美豆进口成本飙升至6200元/吨(含税),但巴西趁机抬价,成本压力双向传导至下游。

全球贸易链重构:美豆转向欧盟,中国增加阿根廷采购,供应链脆弱性上升。

巴西物流风险

4月到港量短期缓解供应,但巴西港口拥堵及卡车罢工隐忧或加剧四季度缺口预期。

五、总结

本周行情由“关税恐慌”与“区域控盘”驱动,非理性上涨难掩基本面疲软(高库存、弱需求、南北割裂)。市场已进入高风险博弈阶段,建议以避险策略应对政策与供需的双重不确定性,重点关注巴西物流效率及美豆播种进展。

免责声明

1.凡是注明文章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0537-3163987删除。

2.本网价格、行情、数据等信息来源于网友自主报价或者网络,仅做交流参考,不可作为投资等依据。本网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 加入收藏
进入频道最新豆粕价格行情
更多 豆粕价格行情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