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综述:政策扰动引发剧烈波动
本周玉米市场在政策与基本面的角力中上演“过山车”行情。全国均价从周初的2198元/吨攀升至10日的2244元/吨,单日涨幅达42元/吨,但次日迅速回落43元至2201元/吨,周内累计仅微涨0.14%。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抢跑式”炒作与供应宽松的现实矛盾,成为价格剧烈震荡的核心推手。
二、核心逻辑:三大矛盾主导市场
1.进口缺口预期强化国产粮支撑。
4月10日对美玉米加征84%关税的政策落地,直接切断美玉米价格竞争力。按当前美湾到岸价计算,加税后美玉米进口成本较国产玉米高出300-400元/吨,预计2025年美玉米进口量或同比缩减60%以上。这一缺口短期内刺激东北贸易商捂粮惜售,河南濮阳等地饲料厂单日提价120元/吨锁定优质粮源。
2.替代粮源构筑价格“隐形天花板”,政策利好遭遇现实压制。
稻谷替代持续放量:周均150万吨轮出稻谷挤占饲用需求25%-30%,且拍卖底价较玉米低200元/吨;
深加工需求疲软:山东淀粉企业库存同比高15%,部分工厂停机检修,高价玉米接受度不足;
进口替代韧性犹存:高粱、大麦等替代品到港价仍较国产玉米低150-200元/吨。
3.区域分化加剧市场复杂性
北方挺价:东北基层余粮仅余1成,吉林长春出库价周涨30元至2100-2120元/吨,部分粮商暂停报价待涨;
南方克制:广东港口到站价虽触及2420元/吨,但饲料企业仅维持15-20天库存,采购以“小单快跑”为主;
港口多空博弈:鲅鱼圈港单日涨跌20元/吨,反映政策预期与临储到货的激烈交锋。
三、后市展望:震荡格局下的破局变量
价格或维持2150-2280元/吨宽幅震荡,上行驱动有贸易商挺价情绪、进口缺口预期发酵。下行风险有临储周度投放突破200万吨、稻谷替代占比升至35%。
重点关注三大变量:
政策粮投放节奏:若储备玉米月投放量突破800万吨,市场心态或转向悲观;
养殖利润修复:二季度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猪粮比5.5:1)能否突破,决定饲用需求弹性;
新季播种炒作:东北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及5月天气风险或成新催化剂。
1.凡是注明文章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0537-3163987删除。
2.本网价格、行情、数据等信息来源于网友自主报价或者网络,仅做交流参考,不可作为投资等依据。本网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